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!遇见美好,记录事实!Meet the good, record the facts!

城市头条官方微博   网站地图   城市号入驻

精心炮制谣言实际另有他图 "孩子丢了"谣言别轻信

2018-10-15 17:39来源:编辑:News_张恺

  这几天,一条孩子被拐的信息在微信里疯传。“谁家丢了孩子得多着急啊。”热心网友赶紧帮忙转发。平安密云正式辟谣,证明这是一条假消息。

  这个刘波到处“丢孩子”

  微信中疯传的消息称:“本人刘波,电话号码15864936688。今天上午,5岁儿子在密云双语幼儿园附近被人拐走了,儿子能说出他妈妈的手机号码。从监控上看是被一个三十多岁女人抱走,现我们家老奶奶都急疯了。有知情者请告知,万分感谢!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请帮忙转转吧,我们都会有孩子的,谢谢你!必有重谢,20万元整。”

  记者查询发现,此电话号码属于山东聊城,已经被670人标注为诈骗电话。记者试图拨打电话核实,发现此号已经停机。其实,中国直播网,从今年7月份开始,这个“刘波”就到处“丢孩子”。除了密云,在西安、洛阳、封丘、赣州、潍坊等地都出现过类似的“丢孩子”信息,丢孩子的父亲都叫刘波。信息中的时间、地点模糊不清,只说“今天上午”和“双语幼儿园附近”。

  “丢孩子”为何易传播

  平安密云在辟谣的微博中称:“经核实,我区无此情况发生,也没有密云双语幼儿园,密云警方也未接到此类案件报案,请广大网民不信谣,不传谣。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在网上随意编造、转发虚假信息属于违法行为,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。”

  有网友笑称:“丢孩子最多的地方就是朋友圈。”为何几乎每隔一段时间“丢孩子”的信息就会在朋友圈泛滥呢?专家分析,这是因为大家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更有同情心。很多人在转发时都抱着“转了再说”的心态,不经思考的转发导致谣言传播,进而引发无谓的恐慌。而微信朋友圈更容易因熟人的信任引发连锁效应。

  记者发现,早在2013年,网上就有拐孩子的谣言出现,丢孩子的爸爸除了“刘波”,还有“周启元”、“刘俊君”等。5年过去了,虽然版本变了几次,但内容仍然换汤不换药。

  造谣者目的何在

  造谣者为何要散布这样的虚假信息呢?早在2014年警方就回应称:“发布者的目的是引起恐慌,或者利用电话号码吸话费。” 而在2015年,广西南宁警方曾针对孩子被拐信息发出辟谣文章,表示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这种信息留下吸金电话号码骗人。所以,看到类似信息请先求证,千万别爱心泛滥。此外,信息中留下的号码大多为外地号码,如果拨过去提示已停机,多数情况下是该号码已被公安机关查处停用。

  记者还发现,拐孩子的假消息有四个共同特点:姓名随意变,可为刘某某、王某某;孩子身份常为5岁儿子、5岁女儿、孩子,再无其他明确信息;电话号码随意变;被拐地点常为大众化的某幼儿园、小学、某小区,并无真实的地名。本报也提醒读者,如果再看到这类寻人启事,一定要谨慎对待,尽量了解真实情况,不要成为谣言的传递者。

  本报记者 李环宇 J002

特别声明: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,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       版权声明:版权归著作权人,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,请来邮件通知删除,一起成长谢谢
       欢迎加入:直播号,开启无限创作!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,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,一个原则:只要真实,不怕事大,有线索就报料吧!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://mp.chengshitoutiao.com。    

标签: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

热门标签

CopyRight 2016-2023 城市头条(城市头条网)CHENGSHITOUTIAO.COM(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) |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:news@newsgo.com

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、图集、视频等内容,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,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,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。

特别声明: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,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,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,侵权反馈:fawu@newsgo.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,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。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0008037号-11